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时政要闻>>北京要闻
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征程中谱写“北京华章”——写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发表2·26重要讲话十周年之际
发布时间:2024-02-27 10:09

发展之要,创新为先。

首都北京,以首善标准,谋划创新宏图。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时,明确了首都北京“四个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即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在这座千年古都的发展史上,“科技创新中心”第一次作为其核心功能精彩亮相。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布局建设区域创新高地,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意味着要求更高、任务更重和责任更大。

十年来,北京自觉站在“国之大者”高度,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满怀豪情,锐意创新,勇毅前行。

瞄准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总目标,北京坚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态势不断彰显,高质量发展动能不断蓄积——北京创新之“引擎”,正驱动发展之“轮”强劲奔腾。

建设战略科技力量

全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战略科技力量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首要的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2024年北京市“两会”上,北京已高标准建设中关村、昌平、怀柔等国家实验室,正在推动在京国家实验室高质量运行的信息,令社会各界为之振奋。

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眼中,“国家实验室已成为主要发达国家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的重要载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科研体系和国家实验室,已经成为重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任务之一。”

“国家实验室将发挥示范效应,通过增量改革来带动存量改革,助力优化科研力量布局,实现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关村实验室总工程师傅首清表示。

为提升实验室建设的系统化、组织化和体系化,我国开展了重点实验室重组。与国家实验室建设同步,已有77家在京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优化重组,进一步突出了在京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学科优势、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和服务国家需求的功能。

其中,依托清华大学建设的“高端装备界面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建设的“处理器芯片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在京实验室,入选首批标杆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

2023年9月,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传来喜讯,国际子午圈计划总部大楼正式启用。2023年底,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的子午工程二期全面建成,为我国自主监测空间天气提供更多有效手段。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而在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类似于子午工程二期这样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还有很多,形成了集群发展态势。

目前,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等2个大科学装置已投入使用,先进载运和测量技术综合实验平台等5个交叉研究平台已投入试运行,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等22个设施正在加紧建设之中。

中国科学院原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认为,依托世界级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中国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作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支撑,承载着代表中国在更高层次参与全球科技合作的重要使命。

2021年11月,国务院对第八次大督查发现的48项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北京建立完善‘五新’机制高标准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位列其中。

自2018年出台支持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实施办法以来,北京在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统筹布局,推动建设了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8家新型研发机构,致力于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着力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题和关键技术瓶颈。

目前,北京量子院的量子直接通信团队研发了国际首台量子直接通信原理样机,实现100公里的当前世界最长量子直接通信距离;智源研究院发布了全面开源的“悟道3.0”系列大模型及算法,报告了在高精度生命模拟和有机大分子建模方面的最新进展;脑科学中心首次发现D型丝氨酸对睡眠的调控作用,实现了全脑范围单神经元完整重构……

一系列重大原创成果产出,彰显了北京新型研发机构正在引领前沿领域原始创新,丰富了战略科技力量的多元构成。

同时,北京依托高校、科研院所、领军企业等创新主体,合作建立了6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78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形成不同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推动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

为促进创新要素在空间上高强度集聚,北京积极优化科技创新空间布局,由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构成的“三城一区”,已经成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平台,形成了“基础设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高精尖产业”的科技创新全链条。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北京全社会研发(R&D)经费投入总量达2843.3亿元,占全国比重为9.2%,投入强度自2019年以来连续保持在6%以上;2023年北京R&D投入依然保持6%以上。自2017年以来,北京连续6年位居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发布的“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排行榜首。

2024年,北京持续实施基础研究领先行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行动,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范式,不断强化有组织科研,原始创新策源能力持续提升。

“战略科技力量在北京已经齐备,相关力量聚焦在各自的重点方向发力,形成了协同创新的良好局面。”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说。

践行高质量发展使命

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2023年9月14日,在卢森堡举行的国际科技园区协会(IASP)第40届世界大会上,北京获得IASP2025年世界大会举办权。这将是继1995年、2005年、2015年IASP世界大会后,北京第四次举办IASP世界大会。

能够赢得IASP世界大会的举办权,是一座城市及其科技园区在科技力量、创新生态、国际合作、人文历史等方面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北京中关村作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经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

历经40余年发展,中关村汇聚了2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400余家上市公司、102家独角兽企业。中关村原始创新策源能力持续提升,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加速培育,科技型企业发展领跑全国,世界一流创新生态正在形成。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关村论坛发表重要视频致辞指出,支持中关村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

中关村进入了创新发展的新征程。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承载了我国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北京高站位谋划,推动中关村科技园区加快建设成为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2022年6月,北京市发布中关村“1+5”资金管理办法,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等方面,出台59项支持措施,当年投入17亿元,大力支持园区科技企业发展。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张宇蕾介绍,“1+5”系列资金支持政策围绕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定位要求,采用了“普惠+精准”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围绕做强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要素、做优创新生态的总体目标,力争覆盖创新主体成长的全生命周期、全要素场景,形成一揽子政策体系。

2023年8月以来,中关村示范区接连推出多项政策,支持示范区特色产业园建设,加快示范区各分园高质量发展。2023年10月7日印发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分园三年提升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未来三年中关村各分园将组织实施新一轮提升发展行动,支撑“一区多园”高端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一系列创新举措,着力于统筹推进中关村“一区十六园”发展,按照“一园一方案”原则,指导各区深化分园体制机制改革,提高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运营水平,有利于加快示范区空间优化调整,着力打造高品质科技园区。

中关村大兴园作为示范区分园,着力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形成了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等产业发展格局。其牵头建设的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是北京市首个且是唯一一个国家级产业集群,也是京津冀三地首个国家级产业集群。

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作为特色产业园,吸引了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智行者科技等众多项目入驻。“东升园积极探索智慧化、数字化园区建设,走城区、街区、社区、园区融合发展之路,打破空间限制,打造无边界园区。”北京东升科技企业加速器公司总经理施军波说。

与此同时,中关村示范区相关单位、企业,已与全国26个省市区的77个地区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建了27个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累计在外省市设立分支机构超9万家,彰显了中关村示范区强大的辐射带动能力。

2023年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智库中心主任任晓刚课题组刊文解码中关村的创新奇迹:从“一个村”到“一面旗”,中关村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征程上步履铿锵,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新路子,为在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形象、声望和人才等要素,对于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至关重要。”2023年5月,IASP首席执行官艾巴·朗德在出席2023中关村论坛时表示,从全球调查来看,中关村科技园区已经迈进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行列。

在未来的新征程上,“中关村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先行先试改革为动力,以理念领先带动在原始创新、人才发展、一流企业、高端产业、开放创新生态等方面的全面领先,加快推动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继红表示。

抢抓未来产业机遇

着力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截至2023年10月初,国内人工智能(AI)大模型总数达238个,近五成集中在北京,数量达115个;全国2200家AI企业中,北京有618家,占比28%,在全国各省市中排名第一;北京共有57家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领域的优质专精特新企业,处在AIGC产业链的关键层级……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2023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 用上述一系列强有力数据,揭示了北京人工智能产业的图景,指出北京已成为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开拓先驱和创新高地。

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精尖产业,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

早在2017年,北京市出台加快科技创新发展高精尖产业系列政策,选取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人工智能等10个产业作为重点高精尖产业,分别编制“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着眼于为产业升级定方向、立标准、指路径,回答北京未来重点发展什么产业、重点发展什么技术,以及怎么发展的问题,为全市产业的新发展提供“路线图”,为企业的新发展亮出“信号灯”。

为支持高精尖产业发展,鼓励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高精尖产业,北京市还建立了高精尖产业发展基金和科技创新基金,两支基金总规模达200亿元。

成立于2018年的北京科技创新基金,是全国第一支聚焦原始创新阶段“硬科技”的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旨在促进原始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目前,北京科技创新基金先后与北大、清华、中国科学院等高校院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五年来已与高校院所、科学家合作组建15支子基金,总规模104亿元。

这些科创子基金着力挖掘高校院所前沿“硬科技”项目,解决耐心资本、长期资本不足问题,鼓励开展“硬科技”、“深科技”的长期持续创新。

相关科创子基金投资的图湃影像公司,自主研发出了第一款产品“眼科OCT”,是全球首台40万次超高速扫频OCT产品,开创了“超广角高清血流成像”先河;投资的中科海钠公司,脱胎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重大成果,主要聚焦低成本、长寿命、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的钠离子电池研发和产业化。

同时,北京积极出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及“五新”行动方案,发布了三批60项重大应用场景,加速前沿技术迭代升级。

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优越的营商环境,有力推动了北京高精尖产业跨越发展,培育了众多专精特新企业、独角兽企业等,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作为商业航天领域的独角兽企业之一,银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智能卫星制造。2022年3月5日,首次批量研制的银河航天02批卫星成功发射,构建起星地融合5G试验网络“小蜘蛛网”,验证了我国具备建设卫星互联网巨型星座所必需的卫星低成本、批量研制以及组网运营能力。

“瞄准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领域,用了4年时间,从组建团队到设计卫星、制造卫星、再到小批量生产卫星,我们自主研发,不断突破新技术,奠定了技术优势。”银河航天联合创始人高千峰介绍。

北京维卓致远医疗科技公司是专注于前沿医疗科技的中关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企业坚持走自主研发之路,破解手术机器人“卡脖子”技术。维卓致远创始人鲁通自豪地说:“得益于北京和中关村的系列优惠政策,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努力摆脱国内手术机器人系统核心技术、硬件依赖进口的局面。”

2023年10月12日,“高精尖产业创新生态论坛”在京举行,会上发布了《北京高精尖产业创新生态指数报告(2023)》,该报告对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成效进行了系统梳理。

该报告显示,“作为全国首个提出高精尖产业构想的城市,北京已经培育出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以及医药健康等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汇聚全球人才资源

夯筑最具活力人才发展高地

2024年2月1日,北京智源研究院宣布,快手前高管王仲远博士接任智源研究院院长。王仲远长期从事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研究与实践,曾在快手、美团、Facebook、微软亚洲研究院等知名企业与研究机构担任重要技术及管理职务。

而翻看智源研究院的过往,八次获评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的颜水成、IBM中国研究院前院长林咏华等众多AI领域的“大家”,都曾经或仍在智源研究院效力。

在智源研究院原理事长张宏江看来,智源研究院能够吸引这些创新人才,是最正常不过的事。

“智源研究院是一个非常开放、虚实结合的平台,搭载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大的科研项目,功成不必在我。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注重年轻人挑大梁,让青年学者在重大项目中得到历练和成长。”张宏江说。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北京在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征程中,积极探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大力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努力铸造人才创新发展的高地。

北京市出台了《“十四五”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人才支撑保障行动计划》,系统布局科技人才发展工作。实施“科技新星计划”和“朱雀计划”等重点人才项目,加快引进和培养拔尖领军人才、中青年人才以及科研项目经理人。依托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加快集聚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杰出青年人才。

2020年,日本东北大学原子分子材料科学高等研究所材料物理团队负责人谷垣勝己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加入北京量子院,领导拓扑和二维材料团队。2023年,谷垣勝己获得了第15届北京长城友谊奖和2022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

截至目前,北京量子院已组建390余人的专职、兼职相结合的科研队伍,共有18支科研团队。其中,从海外引进人才38人,包括外籍12人,外籍和海归科研人员占比24%。

2024年1月13日,国际力学、材料和工程科学领域顶级专家高华健全职加盟清华大学,正式成为该校讲席教授。高华健拥有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等“七院院士”荣誉,他回国落地北京,是北京打造全球创新人才高地的有力体现。

在引进的同时,北京也积极推动科研院所和高校加快年轻人才培养。

2023年12月,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完成2023年度本科生“启研”计划资助立项工作,率先在全国地方省市自然科学基金中设立本科生科研项目。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有关负责人表示,“启研”计划,旨在培养本科生热爱钻研的科学兴趣、独立思考的科研思维、善于质疑的批判精神、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和敢闯会创的意志品格,为构建高质量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提供“源头活水”。

目前,“启研”计划首批试点单位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3所高校,2023年度共资助193项,总经费965万元。

自2005年开始,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每年都举办“本科生暑期训练计划”,其目的在于提前为那些对生命科学研究感兴趣的本科生播下科学的种子。如今,北生所多位实验室主任,都是当年参加过这项计划的学生。

新的运行体制、新的财政支持政策、新的绩效评价机制、新的知识产权激励方式、新的固定资产管理方式——北京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五新”机制,把该放的权彻底放出去,把该减的事项坚决减下去,有效激发了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

2023年10月11日,2023首届中关村卓越工程师发展论坛举行,会上公布了来自在京科技企业的20位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名单。这些后备人才聚焦北京人工智能领域,主要围绕突破人工智能前沿基础理论创新、引领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两个重点方向。

这是北京不断拓展人才宽度的具体举措之一。目前,北京已将工程师、知识产权律师、产品经理等都纳入人才支持计划。

设立外籍人才永久居留“直通车”、中国籍人才的外籍配偶及子女可永久居留——北京出台实施的20条出入境政策举措和中关村国际人才20条新政,旨在重点引进和培养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行业领军人才,并强化对人才落户、住房、子女入学等服务保障,形成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生态环境。

数据显示,目前北京中关村示范区已聚集外籍从业人员近万人、海归5万多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业人员占比超六成。北京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而“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不断增强人才吸引力、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人才创新发展高地,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北京首都的使命担当。

改革探索体制机制

营造全球领先创新创业环境

2022年7月,小米集团牵头组建的3C智能制造创新联合体正式启动。作为民营企业牵头组建的全国第一个国家级创新联合体,小米集团积极探索新模式、创新新机制。

“我们联合12家上下游企业、8家高校院所共20家创新主体,集聚智能制造领域科研、产业、应用优势资源,致力于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真正形成智能制造核心竞争力。”小米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斌介绍,在小米智能工厂里,创新联合体中企业、高校研发的关键技术,都将获得在产线上验证的机会。

目前,北京已组建24个创新联合体,累计支持建设20家技术创新中心协同攻关。

持续开展重大政策先行先试,是中关村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关村的显著特点。

近年来,北京市持续发挥中关村改革“试验田”作用,围绕科研管理、绩效评价、资源配置、成果转化等开展系列制度突破,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科研经费28条”、“科创30条”等政策,着力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

同时,北京紧紧抓住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区”建设新契机,推动一批全国首创政策和标志性项目落地实施。

瞄准制约创新发展的“痛点”和“堵点”,一批改革举措在中关村应运而生:推出“揭榜挂帅”、报备即批准、先使用后付费等多项政策,支持企业创新创业;先后推出“1+6”“新四条”“新新四条”、两轮人才特区政策、财税政策等80多项改革措施;率先落地公司型创业投资企业所得税、技术转让所得税等优惠政策试点。

一系列政策在中关村先行先试,不仅减少了改革的试错成本,也探索了促进创新的新模式,为全国各省市发展提供了新经验。目前,已有约40余项中关村试点政策在全国推广实施。

2021年11月,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的若干措施》,部署实施24项重大改革措施。

截至目前,国家和北京市已配套出台50余项政策,在中关村示范区核心区先行开展试点基础上,正加快向示范区全域推广,让政策惠及更多创新主体。

北京已形成“广主体、全覆盖、分阶段、多层次”的法规政策保障体系,极大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为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条仅220米长的中关村创业大街,是全国首条创新创业主题街区,自2014年6月开街以来,已累计孵化和服务创新项目5000余个。

2023中关村论坛期间,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出席相关活动和会议,近200家外国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和机构参与,包括17位诺奖获得者在内的近120位顶尖专家在论坛上发表高水平主旨演讲。

中关村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吸引着全球的创新创业者。

在2023中关村论坛闭幕式上,北京市外资企业研发中心授牌仪式举行,苏伊士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位列其中。北京良好的营商环境、完善的创新创业体系,让苏伊士亚洲地区水务和固废资源管理CEO方恒业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

自2022年北京出台“关于支持外资研发中心设立和发展的规定”以来,外资研发机构在京集聚发展,不断壮大。目前,已累计认定英特尔、微软、施耐德电气等三批次73家北京市外资研发中心。

“被认定为市级外资研发中心,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合作机会。作为技术引领者,我们将持续推动行业发展。”2023年7月,尼得科压缩机(北京)有限公司成为第三批被认定的北京市外资研发中心,谈及此次入选,该公司总经理金续鑫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十年砥砺,北京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新征程中,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书写出一篇篇“精彩华章”,成果丰硕,煜煜生辉。

中关村,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出发地、中国原始创新的策源地、中国自主创新的主阵地,在全国乃至世界新经济发展中形成引领态势。

北京,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效举世瞩目。“首科指数”得分近10年增幅达83.81%,北京持续塑造科技创新中心新优势;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3》中北京位列第3,稳居国际科技创新城市第一阵列。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2024年1月,《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表决通过,并将于3月1日起实施。

这是北京市促进科技创新的“基本法”,也是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保障法”,对于北京强化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解决科技创新面临的瓶颈和制度障碍,以法治大力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面向未来,北京将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持‘四个面向’,充分发挥北京教育、科技、人才优势,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统筹各方面资源力量,推动北京率先建成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支撑科技强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做出‘北京贡献’。”张继红表示。

(来源:北京日报)